王昆:从返乡创业到致富带头人
王昆,返乡创业人员。2023年获襄阳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证书;2024年毕业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曾获湖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特色电商”省级示范培训班直播技能大赛第二名,石花镇“最美青年”,“耕耘者振兴计划”湖北省乡村治理骨干调训班一等奖,2023—2024年度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大赛二等奖。
践行科技兴农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王昆同志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将目光聚焦于特色农业发展。为找到适合本村产业,深入走访发现羊肚菌市场需求大、生长周期短、收益高的显著特性。与此同时,他考虑到襄阳地区作为汉江菌谷产业带核心区域,本身就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而谷城县羊肚菌种植规模从 2021 年的不到 200亩迅速扩张至如今的 9500 亩,这一发展态势让他坚信羊肚菌在五家洲村大有可为。
从2022年开始,王昆经过考察、论证,利用村里冬季闲置田地,上半年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下半年发展种植85 亩羊肚菌,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解决了冬季“抛荒”“撂荒”问题,当年带动村民80余人务工增收36万余元。在2023年—2024年,王昆全力打造“五家洲村羊肚菌产业链示范基地”,带动五家洲村共计种植380余亩,村民土地流转收入20余万元,180余人务工增收19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
推动科技兴农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兴农,“新农人”责无旁贷。面对部分返乡农民虽有经济基础却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的难题,王昆积极探索创新,成功构建了“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紧密闭环产业链模式。促成了与襄阳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科协、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深度合作,从菌种选育关键环节入手,专家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精心挑选出适应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菌种,为羊肚菌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种植过程中,王昆带领团队引导种植户从多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改良土壤结构。根据羊肚菌的生长需求,对土壤进行科学检测和改良,添加适宜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 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且透气性良好。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确定了最适合本地的种植方式,以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其次,改良大棚结构。因地制宜,通过智能化设备精准掌控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在羊肚菌生长的不同阶段,严格控制光照时长和强度,模拟最适宜的自然生长环境。时刻监测温度变化,及时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确保温度始终处于羊肚菌生长的最佳区间;最后,创新推出委托加工服务,完善羊肚菌产业链,为农户解决加工环节的后顾之忧。在加工车间里,配备专业的设备,对采摘后的羊肚菌及时、高效加工。从预处理、烘干到包装,精益求精,确保加工品质具有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各大农产品经销商和电商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五家洲村的羊肚菌产品畅销省内外,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科技“兴农人” 筑梦在基层的泥土里
乡村振兴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扎根基层的青年干部,服务于“三农”的底色初心不改。这些“青年泥腿子”的裤脚永远沾着青春的泥土色,他们在直播间里带货和传授农业技术,在村委会用PPT讲解智慧大棚建设和使用。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王昆在基层奋斗中不断前行,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敢打敢拼的劲头和强烈的社会担当。大地是最诚实的答卷人,当冬季“撂荒地”里长出一个个羊肚菌,科技“兴农人”用扎根的姿态证明:最厚重的梦想,永远生长在离泥土最近的地方。这些年轻的“兴农人”在基层泥土里播撒科技兴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