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防水科技的破壁者
张涛,湖北九阳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在湖北九阳防水公司,提起张涛这个名字,同事们总会联想到实验室里深夜的灯光、生产线上的蓝色工装和专利证书上那些改变行业的技术参数。作为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小有知名度的技术带头人,张涛同志以20余项创新项目、5件发明专利、4项国家标准制定的突出贡献,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真正的技术突破必须直击行业痛点” 是张涛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主持“NSPCX高分子橡胶密封胶防水涂料关键技术研发” 项目期间,面对强条和环境法规对涂料产品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要求,他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材料革命。传统的涂料产品,溶剂占比较高,虽能保证产品性能却存在环保隐患。张涛创造性地提出“一款原材料替
代方案”,通过138次实验比对,最终成为核心替代材料。这一创新不仅使 VOC 含量降低至标准的1/5,更意外发现新材料能使粘接强度提升22%。同时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抗流挂性能,方便立面施工,可与自粘防水卷材牢固粘接,解决了困扰行业20年的立面施工难题。“张
总的方案总能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项目组成员李工回忆道。该技术最终形成3件发明专利,该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并荣获“河南省建筑防水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家装防水与渗漏修缮十大新技术”,上榜《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2023年版)》。
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在项目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张涛的调研轨迹:2024年3月,连续5天跟踪防水涂料施工过程;2024年8月,在高温车间记录材料固化数据;2024年 12月,考察中建八局项目应用情况。“实验室数据和现场表现往往存在‘最后一公里’差距。”张涛建立的“研发—生产—应用”全周期跟踪机制,让团队在济南某项目中发现关键问题:低温环境下传统聚氨酯涂料干燥慢的问题。他立即组织攻关,通过引入改性异氰酸酯及新型催化技术,使材料低温干燥速度提升 40%,该项目最终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技术进步一等奖。
匠心相传的培养“张法”
作为研发技术中心负责人,张涛总结出独特的“三带”育人模式。
一是带眼界。他总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定期组织前沿技术研讨会,要求每一位年轻的技术研发人员每年解读不少于10篇行业顶级论文,提高认知度,扩展视野。二是带方法。独创出“症结发现—网络知识—解决方案”三步工作法,有效带动研发团队成员梳理技术点,解决问题方向的能力,不断促进解决问题效率。三是带作风。坚持“数据不过夜”原则,实验记录必须当日归档,确保数据安全。他的徒弟中,已有3人成长为独立项目负责人,4人在全国行业竞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其中研发团队最年轻的小花高若琳是刚入职一年的小姑娘,在他精心指导下,在2024年一举夺得全国“物理工”大赛冠军。
在同事眼中,张涛是个矛盾的结合体,对数据较真,对创新执着,对团队温情。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企业标准到国家标准,张涛同志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技术创新,既需要仰望星空的智慧,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耕耘。在他带领下,团队正向着零碳高分子材料的新目标进发,继续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