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风采 > 正文

吴玉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双栖攻坚者”

时间:2025-05-30 11:44:39

吴玉峰,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襄阳市首个“校企双聘”博士—既是湖北文理学院食品化工学院的副教授,又是湖北荆洪生物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电子封装领域、室外耐候性涂料、航空航天高性能光学镜片领域深耕,先后获得240万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培育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国家外国专家学者计划、湖北省楚天英才创新团队等项目支持,攻克特种树脂等技术难关。

扎根一线,潜心研发

入职伊始,公司简陋的工作条件与先前在名校优越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剧烈的反差,但是他并没有抱怨,而是秉承艰苦创业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使用现有的条件进行研发,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大部分下班的时间,总能看见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经常与晚班的员工一起工作。公司的研发项目与高校项目区别很大,很多设备虽然看过,但没有用过。他能够放下架子,向其他研发人员进行请教,并不停地尝试。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没有安装空调,夏天是最难熬的高温天气,进入实验室就不停地淌汗,出实验室再进入带空调的办公室着冷风很容易感冒。他就在办公室里多放两件实验服,去一趟实验室换一件, 不停地进行切换。他的工作时长是别人的两倍。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他很快完成了一个项目的小试优化工作,并于次年进入了车间生产,赢得领导和客户的认可。

公司有一款产品,在反应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杂质生成。该杂质会与产品形成共沸, 无法通过精馏去除,产品纯度只能达到95%,但是客户要求98% 的纯度。他第一时间戴上安全帽,进入车间,跟车间工人们进行交流、调查。因为车间工人对产品的整个流程最熟悉, 他们最懂这个反应的脾气。通过交流,有一位工人反映,温度计探头那块儿有个裂缝,温度计往外移了一点点。若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来这个情况,因为温度示数正常显示。这在他们工人眼里可能就是温度计探头插入的位置稍有不同,而对于研发人员而言,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可能与反应釜内部温度有明显的不同。他立即想办法进行探头位置归位和裂缝的修补工作,结果当天就没有再发现产品中的杂质峰了。产品随即满足了客户的需求,顺利发货。

随着公司的壮大,特种树脂被公司列入了研发重点,但特种树脂是被国家列为35个卡脖子技术之一的产品,面对传统化工工艺能耗高、污染大的难题,吴玉峰博士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开启了漫长的研发攻坚之路。他们查阅海量文献,反复进行实验,在无数次失败后, 终于创新性地添加合成助剂,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反应温度,研发出了184低氯树脂(电子封装材料),可完美替代传统锡焊电子封装材料。目前已经实现了年产能3000吨的中试工艺验证,正式投产后,公司营业额将增加1.5亿元,税收增加3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30人。

立足长远,培育人才

吴玉峰博士意识到,公司研发部门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举足轻重,需要边工作,边提升大家的整体水平,才更有利于研发工作的进步。因此,在研发过程中,他不仅专注于技术突破,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他设立每周组会,大家一起交流研发经验;设立研发阅览室,每月安全知识培训,积极主动申请购买研发书籍,供大家学习。公司设有研发奖励机制和研发—车间锻炼—车间主管的晋升机制,遇到合适岗位,他就积极推荐团队成员上岗锻炼; 他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学术、工业会议。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同事,培养出了一批业务精湛的化工研发人员。他常说:“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只有团队共同成长,才能推动研发工作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