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科普活动 > 正文

荆楚科普大讲堂 点燃全国科普月

时间:2025-09-22 17:03:51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襄阳市科技馆承办的“荆楚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在襄阳市10所中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AI人工智能、物理探索、气象科学、地质灾害防治、天文知识等多个领域的科普内容轮番上演,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学讲座,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9月15日,湖北文理学院曾梦博士走进襄阳市庞公学校和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开展了题为《AI世界探索之旅——开启智能未来之门》的讲座。她从“什么是AI”出发,结合刷脸支付、语音助手等日常应用,生动阐释AI如何模拟人类智能、实现“脑力自动化”。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及AI大模型等案例,拆解技术原理,引导学生轻松理解AI背后的科学,感悟智能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9月16日,武汉大学潘春旭教授走进襄阳市第二十五中学和第四十八中学,带来了题为《物理与生活——探究自然》的主题讲座。潘教授从“向自然学习”引入,介绍了仿生学理念和科学家的使命,通过“水成球”“荷叶不沾水”“蝴蝶自洁”等现象解析科学原理,并联系到防水衣物、自清洁玻璃等实际应用。潘教授还分享了“太空电梯”绳索、智能变色玻璃等前沿科技设想,辅以互动实验和趣味视频,激发同学们对物理世界的兴趣与想象,现场气氛热烈。

9月17日,襄阳市气象台台长王成走进恒大名都小学和新华路小学,开展了题为《天气预报与气象赋能》的主题讲座。王成台长以生动易懂的语言,从天气预报基础概念讲起,详细讲解从传统经验到现代精准预报的发展历程,揭示我国气象科技的“硬核”实力。他还结合襄阳本地典型案例,分析暴雨、雷电等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教导学生提升防灾自救能力,并介绍气象在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智慧应用。

9月18日,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环境地质首席专家、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专家魏鹏飞走进第一实验小学和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我们身边的地质灾害》的科普讲座。魏鹏飞从“什么是地质灾害”“灾害成因”以及“如何应对灾害”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借助实地照片、模拟动画和演示视频,生动介绍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他还通过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辨识灾前征兆、采取避险措施,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9月19日,航天42所王彩云博士在昭明小学和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带来了题为《地球的卫星》天文主题科普讲座。讲座以中国明代“飞天第一人”——万户的故事为引入,系统讲解了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基本特征、运行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多种人造卫星的功能与重要性,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互动提问环节,她带领同学们一步步深入探索月球的奥秘,畅想宇宙的浩瀚与神秘。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不仅在知识上收获满满,更激发了对航天事业与天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为丰富荆楚科普大讲堂活动内容,襄阳市科技馆还将科普大篷车开进了学校。科普大篷车携带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多学科的互动展品,并辅以生动有趣的机器狗表演,让青少年在体验中直观感知科学原理,感受科技魅力。

本次荆楚科普大讲堂活动,通过讲座+流动科普资源互动展示这一灵活形式,拓展了青少年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勇于创新的热情,积极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萌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向往。下一步,市科技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科技馆在我市科普教育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为构建社会化科普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