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风采 > 正文

沈浩:县城科技教育的“燃灯者”

时间:2025-06-05 09:42:30

沈浩,谷城县粉阳路小学教师。曾荣获“湖北省机器人运动大赛最佳教练员”“襄阳市创客教育导师”“襄阳市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襄阳市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等荣誉。作为一名扎根教育一线的科技辅导员,沈浩始终坚信: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科学的种子,需要教师用耐心和智慧去唤醒。他带领孩子们在科技的天地里摸爬滚打,用双手将”科学”二字从书本搬到现实,让梦想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从零起步 搭建县城孩子的科技舞台

初到粉阳路小学时,正值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热潮。面对“双减”政策下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沈浩萌生了将编程机器人引入校园的想法。县城学校基础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和大城市学校差距大,面对这些难题,沈浩白天上课,晚上捧着国内外编程书籍苦读,周末自费参加线上科技教育培训,与同事一道开发校本课程。从基础的逻辑指令到复杂的路径规划,从单个机器人调

试到团队协作编程,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反复推敲。记得第一堂社团课,当看到孩子们用颤抖的手指敲出第一个程序,看着机器人小车歪歪扭扭地完成“前进”指令时,孩子们在教室里爆发的欢呼声让他更加坚信:这条路走对了!如今,科技社团从最初的 50人壮大到200余人,课程也拓展到航模飞行、电子焊接等领域。

以赛促学 让科技成果从课堂走向赛场

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沈浩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是学生们最期待的节日之一。他亲自担任总策划,从活动策划到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在校园科技节期间,学校举办了科普讲座、科技展览、机器人比赛、创意编程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2019年襄阳市首届创客大赛,作为全县唯一参赛队,他们面临设备短缺的难题,学校紧急划拨经费购买器材,沈浩和孩子们挤在不足20平米的器材室里,每晚加班训练2小时,这一待就是三个月。为了优化一个光电传感器的精度,学生们连续测量了 50多次;为了攻克路径偏移问题,他们将程序分解成10个模块逐个调试。当看到孩子们在赛场上沉着应战,最终捧回市一等奖时,沈浩深知:比奖牌更珍贵的,是他们在失败中学会的坚持。此后,粉小团队相继在省机器人运动大赛、市科技节等赛事中斩获佳绩,共获得省级荣誉20余项、市级荣誉50多项。

家校社联动 编织县城科技教育网

为了让科技教育惠及更多孩子,沈浩将目光投向校外资源。学校先后与县科协联合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邀请市航模协会开设航空知识讲座,邀请市人工智能协会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聘请学生家长作为校外科技辅导员,组织学生走进科技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研学,用真实的场景激发探索欲。在家长开放日上,集中展示学生的编程创客作品,手把手教家长操作学生自制机器人,让科技与生活的距离不再是那么遥远。

在推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沈浩也收获了成长: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到获评省机器人运动优秀教练员;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形成“课程+活动+竞赛”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但最珍贵的,是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光芒——那是对未知世界最本真的好奇。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学校科技辅导员,他愿做一颗火种,在孩子们心中点燃科学的火焰;更愿做一片沃土,让每一个梦想都能茁壮成长。未来的日子里,沈浩将继续带着孩子们在科技的田野里深耕细作,用双手托起科技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