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胜:丹心绘就地质科普开新局
何厚胜,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襄阳基地副主任。他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成效显著,曾获“优秀参谋”“学习转型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党员及教育工作者。
坚守初心 铸就忠诚担当品格
参加工作二十余载,该同志以磐石般的信念,扎根地质调查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地质报国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将这份初心化作前行的动力,深深烙印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他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不仅仅是对地球资源的探索,更是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等理论资料,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力求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野外地质调查任务中,他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不畏艰难险阻,无惧风霜雨雪,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常坚守在地质调查的第一线,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地调人忠诚担当的赞歌。
敢为善成 奉献地质调查事业
作为地调人,该同志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赴高原踏荒漠、穿密林越山岗,一个点、一条线、一组数据、一张张地质图,都是他奉献青春无言的证明,他用敢为善成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奉献,致力于服务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先后承担、主持和参与实施湖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汉江流域丹江口—钟祥段自然资源多要素综合调查等省部级地质调查项目8 项,提交各类成果报告5项,组织培训专业技术骨干上万人次。2023年,该同志主动请缨, 带领项目团队前往四川省凉山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承担梭罗沟金矿地球物理勘查及综合信息找矿项目,在历时3个月的野外工作期间,克服山高、缺氧、路险、雨多、自然灾害频发等重重困难,周密部署、统筹推进人装编配、技能培训、对接协调、安全管理和野外调查等工作,安全圆满完成6000多个激电中梯扫面测点调查任务,工作作风和调查成果得到行业专家的大力赞许和充分肯定。
守正创新 推动科学普及发展
面对单位体制编制调整、任务转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该同志积极谋划思考转型发展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的“两翼”理论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评选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及时研究撰写《业务发展规划》《汉江流域自然资源科普实践教育营地建设规划》等材料5份,为党委领导决策提供了实质参考。全程参与汉江流域自然资源科普实践教育中心新建等科普基建项目13项,组织开发了《地质调查科普研学手册》《地质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框架》《穿越“石”空,探秘地球》《开启土地宝藏的“钥匙”》《探索地球的法宝—地球物理的神秘之旅》等科普产品11项,组织成立了由34名军转人员组成科技志愿服务队,划片规整地质调查科普区、森调职业体验区、地质文化探索区、地质标本展示区、钻探动态演示区等主题科普区9个,建成了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科普教育营地。
近年来,该同志先后以“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为契机,主导承办了“保护地质环境、拥抱健康明天”“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浮出水面”科普剧演出等20余场形式多样的大型特色科普活动,科普受众2万余人次,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矿业报、湖北日报等10余家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所在单位先后被命名授牌“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襄阳市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