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风采 > 正文

朱杰:扎根沃土“薯”写新篇 科技创新“蔬”展担当

时间:2025-06-04 14:57:10

朱杰,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副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创新科研体系建设,服务襄阳蔬菜产业发展。他先后参与争取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项目实施13项,参与选育蔬菜、甘薯等作物新品系5个,集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7 套,主持或为主制定省、市地方标准8项,撰写SCI、中文核心等论文20余篇,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10余项,累计162.6万亩,增创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参与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培训50余场次。由于业绩突出,2022和 2023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强化政治思想建设 筑牢科研为农思想

读研时导师问朱杰“学农为谁,为谁学农?”,初上班时领导问他“科研为谁,为谁科研?”,当时他的答案大而不实、广而不定。工作后他开始以老专家、老党员为榜样,积极参与各级党委组织的学习、参与各种党建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个人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有了明显提高。作为院团委书记、支部宣传委员,他严格落实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提升蔬菜支部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站位,将科研服务产业意识灌输到每位党员心中。

持续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科研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基础的不断更新,作为一线农业科研工作者,朱杰始终把专业知识更新贯彻到科研工作中。一是充分借助项目平台资源,线上线下参加由国家及省级项目平台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现场观摩、技术研讨等会议,听取专家报告,交流科研心得,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二是坚持利用中国知网、Webofscience 等专业网站、媒体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丰富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三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近年来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保持项目合作和科研进展互动,协作推动项目实施。

创新科研体系建设 成果产出日益丰硕

围绕本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重难点问题科技攻关。自参加工作以来,朱杰先后参与并完成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襄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一紫甘薯新品种筛选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省市联合基金项目—襄阳山药连作障碍机理研究等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3项,主持省市联合基金—长豇豆响应根腐病应答机制及其生防菌防治研究、湖北省开放基金一长豇豆根腐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项目2项;选育出襄甘1号、襄紫薯1号和襄紫薯2号3个甘薯新品系。先后荣获襄阳市农科院202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服务蔬菜产业发展 为乡村振兴献力量

农业科研的初心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科研的落脚点是服务产业需求,只有搞好科研与服务的对接,科研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彰显价值。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建立南漳继垚蔬菜合作社、襄城区荣博丰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等4个蔬菜示范基地,走访企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村、种植大户60余家,组织或参与专业技术培训10次、实操培训20余次、科技服务4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 余人。联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县(市)区农技推广中心、蔬菜种植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和经营实体,推广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栽培新模式8项,示范推广面积近40万亩,新增种植效益近5000万元。通过培养人才夯实了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基础,通过示范推广栽培模式、技术、品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市蔬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